崔祖錫

任何山域活動都有其風險,即使是短短一小時來回的步道,也有可能發生意外和需要謹慎面對。在此給登山初心者簡單講解適當和專業的裝備、行程的認識與準備、循序漸進的體能。有了這種對山野活動態度的認真和對大自然的謙卑,使你更能在大自然中享受真正放鬆心情的山林之樂。

  • 登山裝備好好備齊:
    從事登山運動擁有適合的登山裝備是非常重要,戶外活動第一首重衣著(包括腳上的鞋子)。以下我們先了解衣著功能的基本原理才能做更適切的應用。在山野中,除了面對相對寒冷的山岳環境,還要防止山上的風、濕冷的雨水和濕透的汗水奪走體溫。所以保溫、乾燥和輕便成為登山衣著最重要的功能性考量。登山衣著的原則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三層式穿法,三層分別是排汗層、保暖層與防護層。
    •   衣著最內層:排汗層排汗層就是所謂的貼身內衣。柔軟舒適的棉質內衣在登山時缺乏快速排汗的功能,容易濕透極易造成失溫,非常不適合。登山用的排汗內衣則使用科技纖維材質或快乾的細緻羊毛類產品織成,能迅速將體表的水分吸收並帶往外層排出。強烈建議就算是爬最簡單短程郊山,內著也一定要穿基本款的排汗衣!
    •   衣著中間層:保暖層一般郊山健行的環境一天之內來回,除非在較冷的天氣或較高的海拔,一般多帶一件薄中層到較厚的快乾襯衫,或是一件中厚度化纖保暖層備用。
    •   衣著最外層:隔絕層(防風雨層)防護層對抗嚴苛的風雨侵襲。若經費較少,至少要準備傳統的隔絕層兩截式的雨衣,不過因為全不透氣會造成「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窘境。所以Gore-tex這一類既防風又防雨,又可讓水氣透出的材質,非常適合在登山外層使用上。記得小飛俠雨衣在初學戶外使用上上危險不適合,簡而言之標準的戶外防護至少是兩截式雨衣褲(防水透氣材質更好)。
    •   登山鞋郊山使用的登山鞋,建議使用輕到中級健行鞋即可,健行鞋有著一般登山鞋較深刻痕的鞋底,但整體材質較軟,適合在郊山較柔軟的土路山徑上,加強穩固止滑。選購登山鞋請將需求與專業店員討論,能協助你買到適合用途的登山鞋。
    •   其他也不能少的裝備…當然,雙肩背包加上背包套、備用頭燈(備而不用)、登山杖(要會使用),足夠量的水壺(不要剛剛好~至少要多留夠用的量再多半升以上)、行動糧和午餐(行動和中午食用也可以做救急使用)、防曬裝備、個人藥品或小型急救包、備用衣物(視情況攜帶)、備用塑膠袋(防水或其他緊急用途) 緊急求生裝備(大垃圾袋或求生布、暖暖包或爐具等熱源、小刀….等視情況)。也都要在每次出隊前確實檢查是否帶到。但切忌帶太多多餘裝備,反而影響登山行進速度與體能!
  • 對路線認識與選擇夥伴無論如何簡單的行程,對於這每次健行行程都要有完整認識。這次你要爬甚麼山?海拔高度與林相是甚麼?會爬多久?難度多高?是否有危險地?會遇到那些叉路和標的?對整個行程能有概念清楚記在腦海裡。熟悉山況與路線狀況讓初學者走失機或出意外的機率大大降低。另外強烈建議登山新手或是初學者務必選擇結伴,如果能跟有經驗的山友一起登山是最好的。最重要的!
  • 登山定位導航傳統的地圖指北針加上紀錄,或是現在很方便使用的GPS(現在智慧型手機幾乎都可以使用GPS的app達到此功能)加航跡資料,可以隨時確保你走在正確並且預定的目標與路線上。若迷路時也可較快找回正路或是回報搜救人員迷失所在的座標位置。網路上有相當多手機APP使用教學與應用,其實並不困難,建議從事戶外活動都要學會基本使用,確保自己野外安全!
  • 準備好你的體能體能在登山活動是絕對的基礎,有體能。雖然郊山健行是登山運動中較初級體能的活動,但跟很多運動相比還是需要有更好的體力與技能。初學者該如何訓練自己的體能呢? 就從心肺功能、肌力訓練與實際登山訓練三方面開始循序漸進增進起!

除了以上這些,我們若對大自然有更謙卑更謹慎的心態去面對,並且外出遵守除了照相甚麼都不留的概念,相信所有人都能平安快樂的盡情享受山林之美!!

張達宏

1. 勿牴觸大自然力量,活動地點及日期(月份)之排定,必須慎重考量各地區、季節之氣候特徵(季風與降雨型態、豐水枯水期、各地月平均降雨量),排定完善,活動幾已成功了一半。

2. 活動前,須釐清溪谷之上游集水區(流域)範圍,並研察近期累積雨量、留意天氣預報,若有安全疑慮,絕不勉強出隊。

3. 活動時,須隨時留意水況、天候等周遭環境變化,若溪水變混濁、水位有上升跡象、有不尋常的枯枝枯葉陸續下漂、水溫突然變冷,或上游烏雲密布、有閃電打雷,很可能是下驟雨、溪水暴漲之徵兆,應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

4. 活動至少三人以上同行,遇困難地形或緊急狀況,才能適度地相互確保及支援。

5. 穿戴須齊全(例如防滑溯溪鞋、頭盔、救生衣或助浮背包、貼身之彈性快乾衣褲)。

6. 裝備須帶足(包括救援繩、通訊器材),寧可備而未用到,而非後悔未帶到。

7. 勿恃水性佳而忽略了安全措施,無論下水者泳技如何,岸邊一定要有專心盯梢警戒的夥伴。

8. 岸上須隨時備有救援繩索或相關救援器材。

9. 溺水救援,應以器材救援方式優先,避免輕率入水馳援之方式。

10. 水壩下游不宜遊憩、紮營,瀑布或攔砂壩下、巨石交錯之落差急流處、溪流急轉彎之迴流區,極易隱藏凶險暗流或漩渦,應避免靠近。

11. 營地選擇,須避開有溪水暴漲、地震落石疑慮之區域,且宜有緊急撤退路線。

12. 高繞、叢林穿越時須先打草驚蛇,先鋒攀爬時亦須先確認上方無蛇盤踞。

13. 不摸黑戲水或溯行,遇崩地不逗留而應盡速通過,遇毒蜂不驚擾而應靜默遠離。

14. 勿誤用器材,急流瀑水區應避免使用Jumar上攀器,以免失足導致卡繩、掛瀑或V困之溺水險境。

15. 遇溪水暴漲,應撤退至岸上之安全高處,耐心等候溪水消退,或救援人員到達,切勿心急涉險。

16. 漂流活動,應有前導員導航,且須避開具落差或磊石之危險水域。

17. 瀑布垂降,宜採可釋放式之架繩法,且瀑頂須另備有已架好之緊急備用繩。

18. 重裝渡溪,若是揹著具浮力之背包(且曾經過漂流訓練),務必扣緊腰帶,以便萬一被沖走時有現成之浮具,但若揹著不具浮力之沉重背包,則不宜扣腰帶,以便萬一被沖走時較好脫困(不被背包束縛、拖累而溺水)。

19. 自身若被急流沖走,且無法立即攀上岸,切勿浪費體力使勁掙扎,應冷靜利用身上的救生衣或浮水背包,順著水勢稍漂流,待漂到水勢較緩和處再奮力上岸。

20. 宜多參加正規之相關訓練課程,廣納實務知識與技能,以獲事半功倍之效,而降低盲目揣摩或誤用之風險。

21. 溯溪活動,應依體育署公告之「辦理溯溪活動應注意事項」行事,以保障安全,亦可避免罰則。

蔡繁燈

1. 摘要
  政府宣示全面開放山林(註解1)及全球新冠病毒的影響,登山變成一個全民參與的休閒活動。根據去年度(109年)事故救援統計資料(註解2),有48%是迷路、遲歸(失聯),登山是一個健康的全民休閒活動,一旦碰到山域事故發生,通常須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付出相當大的社會成本,嚴重可能造成失去生命,成為無法挽回的遺憾。
  登山迷途事件是可以預防,幾乎可以完全規避,只須「正確」地使用現有普及化的智慧型手機工具即可達成。

2. 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與限制
  根據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110年3月分統計資料(註解3),全台灣使用行動電話29,374,000,平均100人有124.3戶門號,排除無門號的手機不予計算,平均每人有1.24支手機,等同每個人有1台以上的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功能繁多,若善加應用,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輔助工具。正確地使用可以預防迷途,緊急事故時也可以快速求救。
  正確地使用智慧型手機就是瞭解其特性,知道有什麼優點(功能)、有什麼缺點(限制),加上適度地學習及反覆練習增加熟悉感,讓操作手機地圖App就像開車一樣的熟悉及自然。

2.1. 手機重要功能

2.1.1.通訊功能
  手機最常使用的訊息傳遞功能,若有緊急事故需要對外求助,藉由語音通話、網路訊息或簡訊對外聯繫。在山區若訊號不良,手機無法正常對外溝通,有個緊急應變措施方法,只要收的到任何一家電信公司的基地台訊號(這是重要前提),都可以透過112對外聯繫求助。

2.1.2.指北針功能(少部份安卓手機無此功能)
  目前市場上兩大主流平台的手機,一個是蘋果公司iOS系統的iPhone手機,一個是以Google公司Android系統的各品牌手機。
  iPhone手機都有內建的電子羅盤。Android手機區分為低階、中階及高階手機,部份手機可能考量成本因素並未有電子羅盤。具有電子羅盤的手機就有指北針功能,也就是透過手機就可以知道地球北邊「方向」。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指北針功能時,須注意「校正」方式,手機指北針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磁場影響,當發現手機指北針不靈敏時,就需要透過校正,確定方向。(校正方式:iPhone手機選轉360度即可。Android可透過劃8的方式或是X、Y、Z軸三個維度旋轉180度的方式校正,兩種方式2擇1。)

2.1.3.定位功能
  智慧型手機定位方式背後有許多複雜的機制,經常造成使用者混淆。 手機定位的方式如下:

1. 衛星定位-透過接收天上的衛星訊號,即可定位。全世界4大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BDS、歐盟GALILEO

2. 手機訊號(手機基地台)

3. WiFi訊號

2.2. 限制與缺點
  手機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兩大罩門,怕水、怕缺電,手機若防水措施沒有做好,碰到水會造成短路,手機就因此故障無法使用。手機若沒電,也不能使用。電池電力(極限溫度也會造成電力異常)須足夠手機才能正常運作。

2.3. 缺點的克服
  防水及足夠的電力這兩項若備妥,手機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筆者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爬山時候若手機壞掉怎麼辦?手機壞掉是一個「機率問題」,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不會壞掉,克服手機壞掉的機率問題很簡單,只須準備「備援」(自己或同伴多準備一支,當手機因故壞掉時,還有其他備援手機可以使用)

3. 安裝及設定
  安裝及設定分成底下幾個步驟,這是常見的困擾,安裝設定是一次性的工作,若不熟悉手機的安裝設定,無須煩惱,請身旁熟悉此技能的親朋好友協助即可。正確地使用手機比安裝設定來的重要。

  • 3.1. 安裝地圖App
      根據自己手機不同平台選擇適當地圖App。Android手機可在Play商店或是外部信任來源取得Apk檔案安裝。iPhone手機可在App Store商店下載安裝。
      各平台地圖App種類繁多,僅列國內常見使用的地圖App。
    名稱平台費用功能性
    Oruxmaps 歐樂斯Android免費/付費(1次性)完整
    Locus MapAndroid免費/付費(1次性)完整
    綠野遊蹤Android免費 
    蛙弟Android免費 
    健行筆記Android/iOS免費 
    CartographiOS免費/付費(1次性) 
    山林日誌iOS付費(1次性) 
    登山客iOS免費地圖須區塊下載

    筆者由於登山安全授課的關係,將App安裝及地圖下載整理在這個網址 http://007.idv.tw/gps1,方便學員快速下載安裝。或是掃描底下QR Code亦可。

3.2. 下載離線地圖
  App下載安裝完畢之後,部份國內設計的登山地圖App,會自動顯示下載國內的登山地圖「魯地圖」,依照畫面指示下載即可。
  Android手機平台,可於Play商店下載「地圖管理器」,可協助下載並安裝地圖。
  使用者也可以手動安裝地圖,安裝方式可以參考網頁「http://rudy.basecamp.tw/taiwan_topo.html」說明,或Google搜尋「Taiwan TOTP Rudy」

圖1 Android常用登山App、Oruxmaps、Locus Map記錄軌跡

圖2 蛙弟、綠野遊蹤、健行筆記記錄軌跡

圖3 iPhone手機地圖相關App、山林日誌記錄軌跡

圖4 Cartograph、行圖、登山客記錄軌跡

4. 如何預防迷途
  凡走過必留痕跡,痕跡就是紀錄在手機的「軌跡」,也就是用手機牽一條看不見的保命紅絲線。當軌跡偏離地圖步道、載入的航線,即知道迷路走錯路。此時無須慌張,只須依照手機地圖指北針,找出正確方向進行路線修正即可。

4.1. 軌跡紀錄(保命紅絲線)
  地圖App經過安裝設定之後(註解4),一般操作只須兩個步驟:1.打開衛星定位開關。2.按下軌跡記錄按鈕。此時可關閉手機螢幕,避免浪費多餘的電源。我們行走過得路線,在手機會顯示一條軌跡線(註解5)。

4.1.1.打開衛星定位開關
  所有的地圖App都有定位開關,開啟定位開關,手機就會自動定位,手機就會標示出位置,並顯示精確度(可能誤差)。少部份App開啟後就自動開啟定位。
  請注意精確度,透過衛星定位一般精確度半徑會小於20公尺範圍內,誤差在半徑20功能範圍內均屬於目前合理範圍。

4.1.2.按下軌跡記錄按鈕
  地圖App使用界面通常會有一個紅色「●」圓形按鈕(註解6),跟傳統錄音機、錄影機使用界面一致,按下記錄按鈕,使用者行走,手機便會自動記錄走過得軌跡記錄。

4.2. 反覆練習
  地圖的App須反覆練習使用,在平地即可練習,無須登山的時候才開始練習使用。在平地練習有個好處,可以熟悉操作及發現問題,在山下發現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都有機會可以解決。問題不要等到在山上才發現,有時候來不及解決處理,恐怕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唯有反覆練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爬山時若有特殊狀況,才能應變處理。

5. 重要提醒
  提醒各位山友,手機雖然很方便,但是「不要邊走邊用」,路永遠長在眼睛前面,永遠眼見為憑,地圖、別人的軌跡(載入當航線)永遠只是重要的參考。微地形、微地貌變化,是在精細的地圖及航線都有可能無法呈現出來。
  最後筆者祝各位山友「快樂爬山、平安回家」,爬山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平安回家的路」,千萬別走錯路。

6. 註解

 1. 2019/10/21 行政院「向山致敬」記者會 網址:https://reurl.cc/mqWG47

 2. 內政部消防署109年山域事故統計分析 網址:https://reurl.cc/2bxD1m

 3. 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110年3月分統計資料網址:https://reurl.cc/l0E9VA

 4. 由於App眾多,手機作業平台為管理這些App,避免耗用手機電源或資源,手機內部經常有「省電機制」,預設讓在背景不使用的App進入省電狀態。因為地圖記錄軌跡這個是我們授權App在背景不斷記錄我們所在位置,因此在省電機制中須排除。

 5. 軌跡線通常為「紅色」(亦可以依照使用需求設定成其他顏色)

 6. 一部分的地圖App記錄軌跡會採用「▲」三角形Play播放符號。

李美涼

台灣登山前三名的意外事故,分別是迷途、創傷、墬谷,而墬落意外大多發生在通過危險地形時,地形險峻暴露感大,加上隊員懼高,攀登能力不足或失足,都可能造成墬落意外,如八通關古道墬谷、屏風山墬谷意外。如何避免這些意外發生,提高登山安全,學習通過危險地形的觀念和確保技巧,有其必要。

台灣常見的危險地形,主要分為二種類型;第一種是峭壁斷崖的上攀下降,如品田斷崖、素密達斷崖、奇萊連峰斷崖等,除了這些比較長距離的斷崖外,還有許許多多無名的小斷崖,這些地方反而容易讓人輕忽。
第二種是橫渡地形,稜線上的「瘦稜橫渡」,如聖稜線、南湖五岩峰、鳶嘴山、五寮尖等,走在刀刃上,二側落差大暴露感大,若再加上強風,危險性高。另外一種橫渡地形是「岩壁或崩壁腰繞」,路徑從中橫切而過,一側陡峭另一側是深谷,一不小心失足就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傷亡。「崩壁腰繞」可說是台灣登山最危險的困難地形,尤其是大片的山壁土石崩落,地質破碎裸露,沒有植披也缺乏穩定的岩石可以架設繩索,若橫切距離過長,確保難度更高。

重建登山安全觀念
台灣山區絕大多數峭壁危險地形都有繩索,有些地方甚至有數條老舊的繩索,大家習慣拉著這些舊繩攀爬,靠著雙手拉住繩子往上爬或下降;這樣通過地形雖然很快,卻存在著潛在的風險,一是舊繩的安全性,固定的舊繩常年日曬雨淋,耐用性和磨損狀況如何很難準切判斷,運氣不好有可能遇到斷裂。
二是只靠雙手拉,一旦拉不住就可能發生墬落意外,尤其是背重裝時風險更高,最近品田斷崖墬落意外就是一例。
遇到崩壁橫渡,因不易架設確保,大家抱持著應該不會那麼剛好,應該沒問題的僥倖心態,只能各自小心通過。
以上都是多數山友通過困難地形,習以為常的方式,缺乏安全保障,只能各憑本事將安全賭於運氣。若要避免意外發生提高登山安全,必須重建登山習慣,學習必要的確保技能,在必要之處架設繩索確保。

面對困難地形首先要評估環境風險,觀察四周地形,上方是否有落石倒木,路徑踏點是否穩定安全,另外天候因素也會大大影響危險度,下雨會增加濕滑和不穩定度,長時間乾旱也可能造成土坡鬆軟滑動。慎重評估風險發生的機率及一旦發生的嚴重性,若嚴重性是高的就要考慮架設確保。再來是評估隊員能力,以全隊中最弱的隊員為標準,判斷是否需要架設繩索;最後是評估攜帶的器材,以決定如何架設確保。架設繩索確保,必定會花費更多時間,延誤行程,若以「安全第一」為最重要的考量,那麼寧可晚一點慢一點,以確保生命安全。

通過困難地形的確保方法
登山必須考量重量,特別是縱走路線或長天數的探勘,確保器材不能太多太重。另外多數山友沒有從事攀岩運動,不懂或不熟繩結繩索運用,太過複雜的架設系統,對山友而言也有困難也容易忘。下面將介紹如何用最精簡的器材和最簡易的方式,架設基本保護,避免發生致命的意外。(岩械、岩釘,繩隊確保,技術性較高屬於進階,不在此篇介紹)

  • 一、 器材:建議團隊攜帶1條輔助繩(約750g),個人攜帶2條繩環、2個鉤環、頭盔,總重約一公斤。
    • 輔助繩
      • 1. 6mm或7mm編織繩,有CE或UIAA安全認證。
      • 2. 拉力強度約9KN~14kN (有認證的扁帶約9KN),強度夠,可使用各種繩結。
      • 3. 25~30公尺,重量約大致可以應付台灣傳統路線上多數的斷崖,視行程需要,可分段架設,或攜帶二條連結使用。
    • 鉤環2個(約100g):請選擇大D旋轉保險鉤環,不建議自動上鎖鉤環,不易單手操作且各品牌操作方式不同,隊員若要協助可能不會使用。
    • 繩環Dyneema Sling二條 (約250g)
      建議1條130~180cm,作為簡易吊帶,視每個人身材決定尺寸,另一條240cm,為架設固定點使用,遇大樹大石頭長度才夠。可選擇dyneema的繩環,拉力強度約22KN, 但較細(約1cm~1.3cm)較輕,方便登山攜帶使用。
    • 頭盔(約700g)—台灣山區地質不穩,特別是崩壁斷崖,容易有落石,頭盔能保護頭部安全,可以選擇輕量化的頭盔。
  • 二、 繩結:雙稱人結和義大利半扣
    義大利半扣可取代確保器作制動確保,義大利半扣屬於雙向繩結,可以確保上攀也可以確保下降,並可連結在攀登者身上作雙繩垂降。雙稱人結連結在攀登者身上,或做簡易吊帶。
  • 三、架設方法
    選擇架設點–樹是最穩當的選擇,先觀察樹的健康穩定度,樹徑粗細盡量選擇超過手臂以上;樹根也是常見的選擇。高海拔植披較少,最常見的是杜鵑和香青,若單株太細,可以環繞整叢或多綁幾棵以增加強度。岩石的架設要特別小心,注意受力的方向性,避免繩環脫出。

峭壁斷崖確保系統
下降

  • 1. 用繩環架設固定點,扣入鉤環連結輔助繩
  • 2. 以義大利半扣確保隊員下攀
  • 3. 隊員以繩環作簡易吊帶,若隊員沒有簡易吊帶,也可以將輔助繩尾端打上大雙稱人結,即可作為簡易吊帶。
  • 4. 將輔助繩尾端打雙稱人結,掛入隊員吊帶上。
  • 5. 最後一位隊員必須是能力最強的,將輔助繩繞過固定點,再使用雙繩垂降下降,結束再將另一端的繩子拉下回收。

上攀
確保系統和下降一樣,只是反過來,但差別在於必須有人先爬上去架繩,先鋒的能力要夠強,若先鋒者沒有把握能安全爬上,建議繞道或撤退。若途中有樹或石頭可以綁固定點,下方的人可以用義大利半扣作先鋒確保,降低先鋒者的危險。

橫渡確保
架設固定繩方式:先鋒者必須是能力最強,押後者為第二強

  • 1. 以義大利半扣確保先鋒通過橫渡地形
  • 2. 先鋒找固定點架設,將輔助繩以雙稱人結固定在繩環上。
  • 3. 二邊都以雙稱人結,架設固定繩
  • 4. 隊員綁上簡易吊帶,將鉤環扣入固定繩上通過,一次只能一位。
  • 5. 最後一位隊員將輔助繩尾端連結到吊帶上,對面先鋒者改以義大利半扣邊收繩邊確保。

雙邊確保方式通過:
架設繩索方式與固定繩相同,不同的是兩邊改用義大利半扣確保,橫渡者將輔助繩打雙稱人結連結到吊帶上,雙邊確保一邊給繩一邊收繩,確保者可以控制輔助繩的鬆緊度,可因應地形變化調整。

橫渡確保有二大困難要注意,一是崩壁地形地質破碎,不易找到架設點,繩索可能要稍微離開崩壁才有架設點,繩子要夠長。另一困難是崩壁地形中間幾乎沒有穩當的固定點,若距離太長儘管有架設繩索確保,因繩子無法繃緊,若失足仍會滑落,只能確保連結在繩子上,不致於墬落深谷,這樣的滑落仍有可能造成受傷。若橫渡地形太長,地質太不穩定,建議只能高遶或撤退,放棄通過,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最後提醒

  • 1. 以謹慎態度評估風險發生的機率及嚴重性,不要賭運氣。
  • 2. 了解自己和隊員的能力,不要超出能力,若覺得過於危險、不確定,撤退或繞道不要勉強通過。
  • 3. 攜帶必要的確保器材,必要時架設繩索確保。
  • 4. 學習確保技能,架設繩索有許多細節要注意,不建議看書看文章自學,最好能去上課受訓,實際操作過,並多練習熟練,實際登山時才能正確操作。

圖說:品田斷崖,拉舊繩並以輔助繩確保下攀。

圖說:繩結-義大利半扣

圖說:繩結-雙稱人結

圖說:以繩環做簡易吊帶,簡單快速

圖說:繩環繞樹架設固定點,簡單快速

圖說:繩結-義大利半扣確保上攀

圖說:義大利半扣垂降

圖說:最後一位繞樹雙繩垂降

圖說:橫渡-先鋒中間架支點

圖說:二邊以義大利半扣做確保,一邊給繩一邊收繩. 攀登者以雙稱人結連結確保繩。

吳雲天

圖說:山區水源珍貴

許多戶外山區沒有廁所的設置,例如北台灣的加羅湖以及南臺灣的嘉明湖,都是這幾年深受山友喜愛的山中秘境,在湖邊度過一晚更是人人稱羨的體驗,但大家來到山中生活就一定要解決生活需求,前陣子到加羅湖淨山,看見許多山友的糞便就裸露在湖畔,只要一下雨,這些糞便都會進入加羅湖中,一方面造成水質過於營養長藻容易優養化,另一方面大腸桿菌汙染增加山友取用湖水引發疾病的風險。
那要如何避免山區湖泊的糞便汙染,有兩個方式可供參考:

  • 1. 離開集水區便便:湖泊位於地形最低處,因為水往低處流聚集成湖,湖四周地形一定越來越高,直到最高處的稜線,這個最高點稜線以內的水,都會流至湖中,圍繞湖四周的所有最高稜線連起來可構成封閉或幾乎封閉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這個湖的集水區,在集水區裸露的糞便,就容易跟著水進入湖中。但要注意的是,加羅湖這一帶的中央山脈地形特殊,加羅湖四周有許多其他的湖泊,所以離開一個湖泊的集水區,幾乎就進入另一個湖泊的集水區。那要怎麼辦?

    圖說:南湖山屋旁唯一活水源來自上圈谷,應避免在上圈谷排遺。

    圖說:取水時要避免汙染水源,以容器將水取走使用,不可直接在水源清洗或排遺

  • 2. 登山帶小鏟子挖貓洞:要解決糞便進入水中造成污染,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尋找有森林的地方在森林底層用鏟子挖個貓洞來便便,一方面隱蔽,一方面長期落葉形成的腐質層較容易挖貓洞,事後立即用土壤將便便埋入土中,便便即可經由微生物分解,不會汙染水源。
      至於使用過的衛生紙、衛生棉,最棒的方式就是攜帶夾鏈袋裝成後密封,再裝進牛皮製袋中自行攜帶下山,既無氣味也不影響視覺感受。水源無比珍貴,請大家享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時,也能重視環境的永續。

張元植

  山林開放的核心精神,是政府不因風險限制人民入山,將風險判斷的責任交由登山者自負。因此,評估風險就成為登山者在這個時代,最迫切需要的能力。
   風險衡量的基礎是充分的資訊,要對即將前往的登山路線有充分認識,才有做評估的依據。
  資訊的來源可以是個人整合收集的網路或紙本資訊、或者詢問曾去過的人。但在此前,若能有一個大眾易於取得的概略指引,會讓這個過程更順利。這個指引就是登山分級系統。可以將之想像為一個各登山路線的目錄,登山者可以先由這個目錄快速過濾不適合自己的路線,避免越級打怪衍伸不必要的風險。
  國家公園在2015年就推出了官方版的登山分級表,將百岳分為A到C+四級,以及針對雪地的DE兩級。不過因為一些缺點,讓這套體系並未被廣泛採用:1. 分級對象只限百岳。2. 以山岳為分級對象,而非路線。3. 參考的變因只有天數及危險地形,無法涵蓋台灣山域主要影響難度的因子。4. 分級不夠細膩,同級內有不少實際難度迥異的山岳。
  建構出一套能被實際採用的登山分級制有其重要性。我會在此概述我認為理想的登山分級,需要含括哪些要素。

  • 一、 捨棄以山岳為單位的傳統思維。一座山有不只一條路線能登。以玉山主峰為例,傳統的塔塔加與這一年多逐漸熱門的八通關上玉山,難度就不可以道里計。我們應該將各個山峰常有人走的既定路線列出,以路線為單位衡量分級。
  • 二、 將單一的分級標準分為各個面向加權評分。因為傳統的分級制度只考量天數與有無困難地形,無法反映台灣山域具體情境與困難度。
    •  (1) 體力指數
        傳統行程安排下,每日的里程、爬升、下降的綜合指數。(可參考越野跑的EP或EK值)
    •  (2) 困難地形
        應進一步細分。比如碎石坡、局部陡峭拉繩、崩壁橫渡、斷崖上下攀、主管機關是否有增設輔助硬體,都能給予不同的加權分數。
    •  (3) 山屋設施
        可分為無山屋、避難型簡易山屋 (如南二段沿線)、服務型山屋
    •  (4) 季節加權
        排除雪季,雪季可以直接引入國外雪地登山的難度系統。這裡的季節加權主要是指特定季節會為特定路線增加難度。比如盛夏的鬼湖區域、枯水期的缺水縱走路線、豐水期的北一段或中央尖。
    •  (5) 水源狀況
        需要背水行進的天數、水源穩定度、水源品質
    •  (6) 植被狀況
  • 三、 不同路線的「難」可能是反映在不同的因子上。在分級時,可將上述列出的項目個別加權計分,最後得出的總分為路線總體難度。同時顯示個別項目的分數。如此才能具體反映不同路線的不同困難點。


呂果果

我想現下的台灣能從多元休閒活動裡,逐漸增加了登山教育課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人在登山時需要什麼生活常識,一直都還是吵吵嚷嚷的話題,商人有商人的規則,勞工中有的師徒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分寸,生活習慣被帶進了山裡,在登山過程裏,我們除了山與風景之外,生活規範是什麼?人會有衝突,會相互遇到,也會不斷破壞環境,永遠都還在努力學習,小小的台灣爬個山會出現擁擠人潮,尤其在大眾路線上的人們,經常會碰觸到人與人的底線,人與環境的衝突,那麼我們又是怎麼去學習看待呢?

圖說:我帶學生冬攀玉山,從荖濃溪上玉山,當年第一隊開路上去。

對我來說,與山之間的距離跟規則,不外乎就是減少干擾,但就這點,台灣大多的人最無法去控制自己在山上禮節,可能是一時心急衝動脫口而出叫喊,或者第一次爬山的經驗太興奮,想趕快與人分享,也有已經待的比較久了,建立一套遊戲規則,但這些在台灣從來都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什麼規範跟規則,往往山屋下就是吵到那邊去,跟菜市場一樣,每次在那邊喊小聲,都只是製造更多的鄉愿,或者佔地為王做起生意,大家也都是摸摸鼻子,相互找到方式遷就一下,不要衝突的感覺,而看著談上山生意利益衝突,山屋如何解決環境衛生,甚至從家裡帶來的習性,那種無意識的消費跟貪婪,就是在嚴苛環境中時常會表現出來。

圖說:我帶全人中學去爬山,兩路會師在八通關草原,一條全段,一條西段!

登山需要生活分寸嗎?在台灣的我們還沒有成熟的探險文化,還沒能力細談登山規則,不是誰爬過很多地方就是最大聲,也不是懂很多歷史故事就說的算,也不是花錢就可以買的到聲量,更不是誰最早開始爬山就說的算,我們除了公共空間可以整合多少資源跟承載量,公辦民營來分攤管理外,我們最需要建立認識山林的教育觀念,從小可以開始習慣的養成,雖然大人的我們要能跳脫自己這一步,總是如此的艱難,我也無法去決定誰說的算,但我自身就從教育著手,常常與我的學生們分享,我們試著進入山林前,是否可以先學會跟自己說話,把山當朋友,取之山林的自己,當在山裡,讓心能像動物一樣會靜靜的,照顧好自己,盡量的不去干擾山,干擾周遭的環境,而這就是我的登山常識。

圖說:我帶學生會師,能高安東軍,當時找到鹿角,大家都想要帶回家,但我跟學生分享,鹿角不用帶回家,而是要珍惜現在看到的時刻,那種發現跟美感,不要貪婪去帶走,大自然的東西,有屬於自己的樣貌。

雪羊

只要活著,就有風險,無論是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又或是離開了都市,擁抱山林的每一分秒。2020年,台灣發生了超過36萬件交通事故,奪走了整整3000條生命,也是國人「意外身亡」的首因;相形之下「山難」聽起來很可怕,但在2020年中,雖較2019年成長了超過一倍,總計仍只有455件,奪走41人條人命,5人失蹤罷了。

我們不必過於懼怕遇到山難,畢竟機率比被車撞死還要低得多。那萬一遇到了怎麼辦呢?其實,只要事前做足準備,並擁有充足的知識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人人都可以爬得愉快平安,逢凶化吉。台灣近半數的山難類型是「迷途」與「遲歸」,只要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各種「登山導航軟體」,並在出發前確實下載好離線地圖,就能免於迷失。最需要嚴加防範的,是傷與病。

「最近的救援很遠」是登山時最重要的基礎認知。和都市隨call隨到的119不一樣,只要離開山屋、登山口超過3公里,最近的可靠救援通常要1小時以上才能抵達,長程路線更動輒1~2天。因此,我們必須確保隊伍有能力處理並照護意外造成的傷病,撐到專業救援隊抵達為止。要完成這樣的緊急應變,需要兼備以下幾點:精巧的急救包、基本的醫學知識、掌握座標與訊號點、齊全的登山裝備。

精巧的急救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醫生,若在山上沒有任何醫材,也無法妥善處理傷患;相對的,就算知識不太夠,只要有帶急救包,還是能絞盡腦汁做點應急處理,因此它是最優先的緊急應變裝備。登山用的急救包不用太大,要基於輕量化原則去掉不必要的消耗品,比如說生理食鹽水。內容物原則上分為兩大類:外用、內服。隊伍共用一包大包的外用急救包即可,以避免重複攜帶多餘重量上山,而內服藥物類可以請隊員依據個人體質準備自己的,較不會有藥物過敏問題。

    外用急救包建議:
  • 1. 紗布
  • 2. OK繃
  • 3. 透氣膠帶
  • 4. 彈性繃帶
  • 5. 鑷子
  • 6. 棉花棒
  • 7. 噴洗傷口用的小針筒
  • 8. 抗生素軟膏
    內服急救包建議:
  • 1. 止痛藥
  • 2. 感冒藥
  • 3. 腸胃藥
  • 4. 止瀉藥
  • 5. 止吐藥
  • 6. 抗組織胺
  • 7. 旅遊門診的高山症用藥(丹木斯 Diamox,acetazolamide)

圖說:攜帶運動貼布、彈性繃帶等,舒緩大腿嚴重拉傷的學生

基本的醫學知識
有了急救包後,一般人的衛教常識就能應對最簡單的外傷與小病,野外急救的精神在於「避免感染」和「撐下山就醫」,因此將傷口清乾淨、上藥並妥善包紮、依觀察到的症狀提醒患者服用適當的藥物,視情況火速下山,都是很有幫助的事;平常也可以透過閱讀各式資料充實醫學知識,提升判斷力,在傷病發生前就避免之。
而較複雜的情境比如說大傷口止血、骨折固定、甚至CPR等能力,則需經過專業課程的訓練方能具備。台灣給非醫療人員,目前最有公信力的野外急救課程,為國際野外醫療協會(WMAI)的證照訓練,依初階、入門至高階為:WFA、WAFA、WFR,登山從業人員推薦直接考取WFR證照,而一般民眾可視需求報名WFA或WAFA。

掌握座標與訊號點
在山中遇到意外,第一時間是處理傷患,下一步或者派人同時進行的,就是「對外求援」了。若確認傷勢已非隊伍可自行處理,就必須馬上請求外界支援度過難關;這時請不用擔心輿論批判或費用問題,若是位置明確且傷勢確定無法自行下山,前來救難的消防弟兄絕不會為難,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才是要務。
首先要記錄傷患的位置。這時智慧型手機的「登山導航軟體」就派上用場了,打開軟體、走到傷患身旁、找到自己在螢幕中的位置(通常是箭頭或藍點),接著把地圖縮放到適當大小,手指長按自己的位置,直到跳出一個標記點,螢幕截圖,就完成了。接下來,帶著手機前往最近的、上山前就預先查詢完成的「訊號點」求救,撥打119接通消防隊告知山難待援之「傷患情況、位置、所屬路線與細節、所需支援」等,後依指示加入救援Line群組,並約定下次通聯時間即可(通常不會在等待救援的地方就有訊號,需要來回聯絡)。
若沒有4G網路,則可以電話告知前一步驟中,截圖內表示該藍點的座標數值如「(23.043993, 120.881148)」,搭配路線描述,同樣能讓救難隊獲知所在位置。
要達成以上行動,首先手機必須有電,因此備妥足夠行動電源是當代登山最重要的事。二是事前要做好功課,知道每次登山路線的訊號點在哪些位置,一旦發生意外,才能在最短時間求救。第三則要學會使用手機的「登山導航軟體」,熟練操作,才能對外報出最正確的待援位置。

圖說:直升機並非隨叫隨到,而是最快隔天才會到,且風險非常高,是山難救援的最後手段

齊全的登山裝備
在醫療處理、對外求援後,山難最後一件事就是「等待」。登山時應該確保自己有餘裕,能在任何情況中保護自己免於潮濕與寒冷,恆溫動物最大的敵人;等待救援時也一樣,只要能讓身體「保暖、乾燥」,就能有很大的機率活下來。
每次出發,前檢查裝備是否帶齊也非常重要,雨衣、雨褲在多雨的台灣是必備裝備,萬不可忘,而羽絨衣和備用衣褲,皆需裝進防水袋以避免淋濕而失去保暖功能。若對安全要求很高,可攜帶大型塑膠袋作為無法移動到山屋時的保護層,鑽入可躲避風雨;或者攜帶「天幕」,緊急時可隨地做出能遮風避雨的空間,或將全體隊員包起來依偎著取暖,十分便利。

圖說:學會使用「天幕」,不僅可以大幅降低過夜裝備重量,更能隨時隨地為自己創造一個避雨的空間,大幅降低待援的風險,是很值得學會的登山技能。

另外,風險較高的路線可額外攜帶繩索或每人6公尺左右之扁帶,在危崖可確保,或進行傷患救援、緊急固定等用途,可大幅提升應變能力,是十分好用的備用裝備,但建議先學會雙套、活結、水結等繩結會較易操作。
「最近的救援很遠」,因此我們進入山區、離開文明,理當要有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覺悟。「避免感染」和「撐下山就醫」,是在山中醫療處理的大原則;而「截圖求援」與「保暖、乾燥」,則是傷口處理完之後要做的第二、三件事。只要有了這樣的基礎概念與流程,並備妥需要的器材、做好事前的功課,我相信無論到哪裡,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能盡全力讓自己、讓隊友,好好的撐到下山,笑著回到溫暖的家。

黃福森

「登山安全」是登山活動中最重要的守則,也是親子登山要特別注意遵守的原則,因為親子登山涉及孩童及全家人的安危,比起一般登山更需考慮周全,千萬不要看到FB分享的照片就倉促而行,依照多年經驗歸納以下數點,提供給親子登山的家庭做為參考。

循序漸進保平安
不論任何運動及體能活動,最忌諱的就是不按部就班、跳躍式的活動方式,登山活動也是如此,由郊山、中級山、再進階到高山攀登,由短天數進階到長天數的活動方式,是傳統登山教育實作的重點。親子登山如果不能遵循上述步驟,不但會因過度的勞累,使得孩子興趣喪失,而且更容易發生危險。
可以由城市附近的郊山開始,先帶小朋友嘗試1~2個小時的登山活動,等到家庭成員有了自信心後,再增加登山步程的時間;另外,每次爬昇的高度也要注意慢慢增加,先讓小朋友習慣山上的平路及緩坡,然後再陪著他們慢慢嘗試較陡的坡度,邁入高山前,建議孩子至少要有單日爬升高度超過1000公尺以上的經驗。

行程計畫留空間
使用登山記錄計畫行程時,要考慮兒童所需的腳程時間,依照年齡的不同,與成年人會有顯著差異;通常幼稚園時期的腳程,需要1.5~2.0倍的成人平均徒步時間;小一到小四的中低年級時期,需1.2~1.5倍的成人平均步程時間;如果平時有登山習慣,當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就可以達到與成人一樣的步行速度。
親子登山行程的安排,除了步行本身所需的時間外,還要多預留孩童在山中玩耍及休息的時間。帶年齡愈小的小孩爬山,需要安排的休息頻率,與每次休息的時間也愈多;然後隨著年齡與登山次數的增加,再逐步減少休息的次數與時間,休息時要選擇景觀優美及寬廣的空地,可以讓小孩子喝水、補充行動糧,並讓他們隨著自己的想像空間,在大自然裡自由自在地玩耍。

身體狀況多留意
行程中要隨時注意小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的症狀,給予必要的照顧與治療,大多數輕微的身體不適,可以透過關懷、休息、按摩等方式獲得舒緩,但是比較嚴重的中暑與失溫的狀況,則需特別注意並做適當處置。
特別要注意的是學齡前的孩童、因為受限於表達能力,無法將自己的症狀清楚表達,加上此年紀容易哭鬧,在症狀判別時常造成許多困擾,需要特別謹慎小心,尤其在帶小孩子上高山時,要時時注意孩子的狀況。

早出早歸避摸黑
為了避免遭遇夏季午後雷陣雨,及天氣突變的狀況,也為了預留遭遇狀況的應變時間,行程計畫要把握早早出發,以及早點抵達營地或返家的原則。
早晨起床時,不論是整理裝備或是出發爬山,特別要避免拖拖拉拉的壞習慣,早點出發,不但可以彌補兒童走路速度較慢的問題,全家還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欣賞風景,暑假期間的登山活動,早起出發登山,常常可以在午後雷陣雨發生前就抵達營地,完成宿營的準備工作,避免雷雨淋濕及閃電雷擊的危機。

裝備隨身好應變
親子登山比起成人的隊伍,孩子的狀況比較多、登山步行時間也比較難控制與掌握,單日的行程可能導致摸黑及遲歸,多天數的行程,則可能會發生當日無法到達預計宿營地點的狀況,此時如果強迫已身心疲憊的孩子持續步行,往往容易造成意外與危險的狀況發生。
為了避免上述的狀況,對於親子登山的家庭,請務必養成裝備齊全的習慣,單日行程中,要考量意外在山中過夜的應急裝備;多天數行程,則應儘量避免訂餐或依賴山屋的行程,將每日餐點及帳篷睡袋隨身攜帶,當孩子疲累、氣候突變或有狀況,無法及時到達預定營地或山屋時,刻意就近尋找避難營地,讓孩子好好休息隔日再繼續行程。

勇於撤退走的遠
如果遇到沒有把握通過的斷崖或崩坍地形,請立刻撤退回頭;遭遇惡劣氣候時,也不要勉強行進,依照我們家多年經驗,特別提醒大家親子登山不要勉強。
山永遠在,只要有誠心,也許下一次,山會用更美麗的容顏,等待著您們家的來訪。

賴育民

一個完備的登山者,於他所從事的登山活動應該有相對應的三種基本能力:(一)避免迷路及跌落的能力;(二)體適能;(三)高度適應的能力(如果攀登海拔山高於2500公尺的山岳);其中第一項為複合式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術與經驗,無法在本文深入討論。但是「避免迷路及跌落的能力」也和體適能有關;一個精疲力竭,驚慌失措的登山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容易迷路或在迷路後失足。同樣的,疲倦、肌力、柔軟度或敏捷性不足也會使人容易跌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瞭解自己的身體從而選擇適當的登山活動,是登山安全的基石。

何種體適能是登山所必須?
登山是一種「最大下運動」(submaximal exercise),亦別於其他球類、競賽型游泳與跑步等最大運動,登山時我們的速度與肌力與通常都只用到個人最大能力的一半以下。所以登山是一種很友善的運動,不同體能、高矮胖瘦、不同年齡甚至原有慢性疾病的人都可以參與,但這還是有一定限度的。嚴重的殘障(肢障或失明等),必須在嚴格的保護(如專人陪伴)下才能攀登玉山等設施良好的特定山岳;而在一般人,心肺耐力(通常會用最大耗氧量VO2max及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 AT當作指標)應該是相對重要的體適能要求,因為登山少則半天,多則數天,能維持長時間從事最大下強度運動是很重要的。老化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會減損我們的心肺耐力,反過來耗氧運動也可能會促發已然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在活動中猝死)。

如何瞭解自己的身體從而選擇適當的登山活動?
心肺耐力的精確測量很麻煩,對非競賽選手而言,這樣的測量也沒有必要。我們可以利用表一,從最低強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認識自己的身體,從累積逐漸增加強度的登山活動中訓練自己的心肺耐力即可。四十歲以上、原有慢性疾病,或是覺得自己體力非常差的人,可以配合健康檢查(如國健署提供的成人健檢)及家庭醫師評估諮詢。
而國內各登山活動的強度過去沒有一致的標準,使入門者很難有客觀依據,建議可依台灣小百岳(單日行程,大多是路線清楚的名山)的五級標準,第一次登山的人可選擇一至二級的路線,逐漸增加強度。如果五級小百岳也能游刃有餘地完成,便可嘗試隔夜的行程及高山。

表一:登山活動的難度和適合的族群

難度*1登山型態舉例適合的族群及注意事項*2
A小百岳一二級*3健檢正常,無明顯不適:OK
有三高等危險因子但控制良好:OK
已有心肺功能障礙*4:醫師評估
B小百岳三到五級;
一日可來回之中級山及高山
健檢正常,無明顯不適:OK
有三高、心肺疾病等危險因子但控制良好:醫師評估
已有心肺功能障礙:醫師評估
C需過夜才成完成之中級山及高山健檢正常,無明顯不適:OK
有三高、心肺疾病等危險因子但控制良好:醫師評估
已有心肺功能障礙:不宜
  • *1:山岳之難度評估包括高度、地形植被,氣候和路線等複雜考量,此處分類只考慮體適能之要求。
  • *2:即便是身體狀況容許難度較高之活動,初始參加登山活動時仍應循序漸進,參加登山隊伍結伴同行,並由難度最低的路線爬起。
  • *3:小百岳之難度分級,請參考台灣小百岳專書或各期「玩登台灣小百岳護照」。
  • *4:心肺功能障礙:指醫師診斷的中重度心臟衰竭或肺功能異常。

圖說:山岳的難度,牽涉到高度、地形地貌、天氣等複雜因素,只有做好功課,並配合登山者的能力循序漸進,才能確保安全

圖說:小百岳的路線清楚而且有較客觀的難度評級,適合作為登山者自我評量的參考

適度的登山健走,有益身心健康,但是,如果有健康問題,在開始任何新的運動計畫之前,請先諮詢醫師。登山健走,安全為首要考量— 儘量避免和交通交錯、捨去人煙稀少小徑、避開雨天路滑的路徑等。選擇適當的運動強度— 隨著個人的體能狀態,循序漸進式,選擇低強度、中強度、高強度登山健行路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18 歲至 64 歲成人每週需進行 150 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老年人比照成人每週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健走運動是改善或保持整體健康的好方法。每天只需 30 分鐘就能增強心血管健康,強健骨骼,減少多餘脂肪,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耐力。它還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第 2 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健走運動最好的熱身方法是慢慢走。每次開始健走運動時都要放慢步伐,讓肌肉有時間提升溫度,然後再加快速度。結束健走運動後,輕柔地伸展你的腿部肌肉,特別是小腿和大腿的前後。健走運動是一種低成本而有效的鍛鍊方式。然而,不合適的鞋子或行走方式會導致足部或脛骨疼痛、水泡和軟組織損傷。選擇一雙有適當的鞋跟和足弓支撐且舒適的鞋子。腳步要輕快,確保腳後跟比腳趾先著地。盡可能走在草地或泥土地上,而不是較硬的柏油路或水泥地上,以幫助吸收沖擊,降低傷害風險,擁抱登山健走的樂趣。

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運動健康學院

院長 蘇俊賢

110 年 5 月 29 日

登山或山野健行,是近來國民運動的大熱門;相較於侷限狹隘空間的健身房或球場運動,能夠遠離塵囂、在青山綠野下舒展肢體,對身心感受自是大不同。筆者也喜歡到山林一遊,將踏遍臺灣古今步道列為運動目標,也算是一種「自我挑戰」。

  戶外山林健行,除了個人體能與環境安全考量外,另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是:完善的裝備。在多樣的裝備中,「登山杖」是比較容易忽略、但卻相對重要的項目。在山林健走上,少有「康莊大道」,反多是「曲折小徑」;我們走多了、走久了,難免會身體疲累,這時候有登山杖的協助,能減輕很多負擔、提昇運動安全。

  如果將登山杖想像成我們的第三隻腳、或第四隻腳,就可以知道它如何減輕我們的體力負荷;此外,也因為多了一、兩隻腳,整個身體平衡就可以穩定許多,降低登山時發生跌倒的風險。

  除了在山林步道中使用,在市區道路上,登山杖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北歐式健走」的工具;上肢共同參與、增加走路樂趣、提高運動效率。登山杖除了穩定我們的步伐外,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功能,就是當面對「突發狀況」時,登山杖也算是一種防衛工具;筆者就發現,野狗或猴群,似乎對登山杖有所忌憚呢!

  借力使力,藉由登山杖,我們可以在山林步道運動過程中,增加更多安全、也讓登山運動更容易!